很多家長問到關於新課綱的相關教材,自己在教學上有幾個深刻的經驗:
(1) 段考命題時,我考等臂天平的測量,結果審題老師說,等臂天平不在課綱內,不能考。
(2) 我考波動的計算,被認為難度太大,應該簡化。
(3) 熱量的計算,幾乎只能考水的混合,比熱的探討,幾乎愈來愈渺茫。
(4) 莫耳數只能考質量除以分子量。
身為自然科教師,常感覺學生的學習範圍愈來愈窄小,
學生所面對的題型就是那些最簡化的敘述,當國中的基礎不好時,
到了高中,如何面對高中自然科的課程內容?
很多人甚至會慶幸,今年國三畢業的學習舊教材的內容,
上高一銜接108課綱的新教材,比較不會吃力;
相反的,今年新課綱的學生,如果完全配合新課綱,
到了未來高一,因為很多內容沒學過,反而會吃力很多。
許多學生在高中後,因基礎不穩,不得不逃避到社會組,
甚至有些學校,有些老師會說你數理成績不好,不適合念自然組,
這些都是我自己的深刻體驗。
有時看看中國大陸的一些考題,各種內容包羅萬象,
我們的題目卻一直在狹窄的框架中。
期待,有更多對自然科抱持著理想,願意付出的夥伴,
讓我們一起努力!!
在教學經驗上,常希望學生踴躍問問題,
但面對的學生多半是不知如何發問,不知問題在哪裡。
因此對於喜歡問問題的學生總是印象深刻。
常告訴學生,讀自然科,一定會遇到問題,
有問題不解決,則問題永遠存在,這樣的學習一定不紮實,
自己不會的題目,寫錯的題目,再看一次,訂正很重要,
不會訂正的題目,便是不懂的觀念,這便是要問的重點。
能日積月累地解決自己不懂易錯的內容,
慢慢地,實力也慢慢地提升了,這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
FB連結:王耀輝
Instagram ID:huie0626 IG連結:王耀輝 (歡迎訂閱)
Youtube連結:王耀輝 (歡迎訂閱)
2314![]() |
日期: 2017-06-25 13:35:59 Antonia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有一塊5m長的木板,上面有一個10kgw的物體,將木板一端抬高3m,物體恰可自由滑下,此時物體沿斜面的下滑力為6kgw,物體垂直斜面的正向力為8kgwg,試問:若要沿斜面向上移動物體,則至少必須施力多少才可推動? 木板抬高3公尺,此時斜面斜角sinθ = 3/5,θ=37度。 斜面的摩擦係數=tan37=3/4=0.75, 物體在斜面上的下滑力=10xsin37=6kgw, 物體在斜面上的正向力=10xcos37=8kgw, 物體在斜面上的摩擦力=0.75x8=6kgw。 將物體向上推力需先克服下滑力及摩擦力,F=下滑力+摩擦力=6+6=12kgw。 |
2313![]() |
日期: 2017-06-25 13:16:22 Antonia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一長方體木塊(密度比酒精或水都小),投入酒精(D=0.8G/CM3)中,測得木塊浮出酒精液面的體積V1與投入水中浮出的體積V2比為1:3,試問此木塊的密度為多少 g/cm3? V1:V2=1:3,則在酒精中露出體積X,在水中露出體積3X, 假設木塊總體積V,在酒精中木塊下沉體積=(V-X), 在水中木塊下沉體積=(V-3X), 浮力=物重=下沉體積x液體密度 0.8(V-X)=1(V-3X) 0.8V-0.8X=V-3X 0.2V=2.2X X=V/11 物重W=1(V-3V/11)=8V/11 木塊密度=W/V=(8V/11) ÷ V = 8/11。 |
2312![]() |
日期: 2017-06-24 16:47:35 芸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已傳送第二封問題為什麼下面那張圖片的第一大題第二小題不能用上面那張圖片的摩擦力做工算法?? 俯角53度推力推動物體: 1. 物體質量10Kg,重量w=100N 2. 俯角53度推力100N, 水平分力Fx=100xcos53=60N 垂直分力Fy=100xsin53=80N(向下) 正向力N = w + Fy = 100+80=180N 摩擦力f = 摩擦係數 x 正向力 = 0.1x180 = 18N 摩擦力作功=-( 18 x 20 ) =-360(J) 第一大題的做法應該是一,只是施力的方向相反而已。 |
2311![]() |
日期: 2017-06-24 16:05:54 芸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問題已傳送 為什麼示意圖那個物體下面的角度也是30呢 ![]() θ+∠1=90度 ∠1+∠2=90度 所以θ+∠1=∠1+∠2 ==> ∠2=θ 所以θ=30度,∠2=30度 |
2310![]() |
日期: 2017-06-24 09:54:22 UnKnow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均勻、等大、共線之A、B、C三相同小球質量均為m,互相接觸,且靜止於一光滑水平面上。現在一質量2m、與A等大之均勻D球以v之速度前進與A球做正向彈性碰撞,求碰撞後ABC三者速度比 Ans: 1:3:9 ![]() |
2309![]() |
日期: 2017-06-21 20:38:54 芸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已傳送問題12 14 14. 捕食者數量增加,則獵物的數量會顯著減少, 捕食者的數量減少,則獵物的數量便逐漸增加,因此為左上右下的橢圓形,所以是(D)的答案。 12. (1) X、Y為微藻時,同類生物,彼此食物來源相同,互相為競爭的關係,達到一定的數量後,便達到了飽和的平衡狀態。 X為草履蟲,而Y為微草,此時草履蟲為獵食者,而微藻則為獵物,彼此間的關係,呈現掠食的關係。因此當X的數量增加時,Y數量便明顯減少。 因此應為 (A)。 |
2308![]() |
日期: 2017-06-21 20:36:12 芸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下列何者在生態系內可被循環利用? 碳 氮 水 熱能 光能 答案是水跟氮 可是不是有碳循環嗎為什麼碳不能 物質可以不斷地循環,能量只能單一方向地流轉,無法循環利用。 因此碳、氮、水都可循環,你再確定一下,不然就是答案有誤。 |
2307![]() |
日期: 2017-06-21 13:11:26 UnKnow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在摩擦力對物體作功的過程中,一定有力學能轉化為熱能" 這句為何有誤?可否解說一下tks 摩擦力屬於非保守力,所以有摩擦力的存在,力學能必定不守恆,而減少的能量會轉變成雜亂無法利用的熱能。 目前我還沒想到,這句話不合理的例子,你確定是書上的文字敘述嗎? |
2306![]() |
日期: 2017-06-20 22:08:00 UnKnow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請問老師 若要先預習高中甚至試試看考資優班 請問要做些甚麼準備 如果要考資優班,至少把高一的自然科先預習一遍,很多學校的資優班有歷屆試題,可以去作練習看看。 |
2305![]() |
日期: 2017-06-18 01:00:35 紫阡陌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植物氣孔進行蒸散作用是否算是生命現象呢? 在1-1練習4(23)中不是 但是在老師整理的1-1 練習1(觀念辯正)第八題寫是耶 或許兩題的敘述有點近似,所以容易導致判斷錯誤,利用這兩題,剛好可以比較敘述的差異。 蒸散作用本身是一種水分的蒸發,因此蒸散作用本身不論在生物或非生物都可進行,所以單指蒸散作用的現象不是生命現象,只是一種物理變化。 植物控制蒸散現象是氣空的開閉,是由保衛細胞負責,包括植物體內的水分調節會影響氣孔的開閉,光合作用氣體的濃度也會影響氣體的開閉,白天或晚上的光線強度,也可能影響氣孔的開閉,這些都是屬於植物的保衛細胞因為環境的改變,而導致對氣孔的調節因而改變,這是屬於感應現象,因此屬於生命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