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問到關於新課綱的相關教材,自己在教學上有幾個深刻的經驗:
(1) 段考命題時,我考等臂天平的測量,結果審題老師說,等臂天平不在課綱內,不能考。
(2) 我考波動的計算,被認為難度太大,應該簡化。
(3) 熱量的計算,幾乎只能考水的混合,比熱的探討,幾乎愈來愈渺茫。
(4) 莫耳數只能考質量除以分子量。
身為自然科教師,常感覺學生的學習範圍愈來愈窄小,
學生所面對的題型就是那些最簡化的敘述,當國中的基礎不好時,
到了高中,如何面對高中自然科的課程內容?
很多人甚至會慶幸,今年國三畢業的學習舊教材的內容,
上高一銜接108課綱的新教材,比較不會吃力;
相反的,今年新課綱的學生,如果完全配合新課綱,
到了未來高一,因為很多內容沒學過,反而會吃力很多。
許多學生在高中後,因基礎不穩,不得不逃避到社會組,
甚至有些學校,有些老師會說你數理成績不好,不適合念自然組,
這些都是我自己的深刻體驗。
有時看看中國大陸的一些考題,各種內容包羅萬象,
我們的題目卻一直在狹窄的框架中。
期待,有更多對自然科抱持著理想,願意付出的夥伴,
讓我們一起努力!!
在教學經驗上,常希望學生踴躍問問題,
但面對的學生多半是不知如何發問,不知問題在哪裡。
因此對於喜歡問問題的學生總是印象深刻。
常告訴學生,讀自然科,一定會遇到問題,
有問題不解決,則問題永遠存在,這樣的學習一定不紮實,
自己不會的題目,寫錯的題目,再看一次,訂正很重要,
不會訂正的題目,便是不懂的觀念,這便是要問的重點。
能日積月累地解決自己不懂易錯的內容,
慢慢地,實力也慢慢地提升了,這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
FB連結:王耀輝
Instagram ID:huie0626 IG連結:王耀輝 (歡迎訂閱)
Youtube連結:王耀輝 (歡迎訂閱)
924![]() |
日期: 2015-05-20 20:57:57 阿仁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30度C時,使1克的食鹽容於1升的水中,然後將此溶液冷卻至4度C。則冷卻前後下列哪種濃度有改變?(A)體積莫耳濃度(B)重量莫耳濃度(C)莫耳分率(D)重量百分率濃度 順便請問一下莫耳分率是什麼? 水溶液的體積容易熱漲冷縮,因此溫度改變時,體積會隨之改變但是質量則是維持不變的,因此只要和體積有關的濃度,都會隨之變化。 因此(A)體積百分率濃度會隨溫度變化。 莫耳分率=溶質莫耳數/(溶質莫耳數+溶劑莫耳數) |
923![]() |
日期: 2015-05-20 08:51:02 小安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_^ |
922![]() |
日期: 2015-05-19 22:15:05 小安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繼續忙錄影。 |
921![]() |
日期: 2015-05-19 21:51:15 阿條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下列關於鹽酸的敘述,何者錯誤? (A)是一種純物質 (B)工業用的鹽酸含鐵離子等雜質,故呈淡黃色 (C)常用來清洗金屬表面 (D)是胃酸的成分之一。 老師 鹽酸不是純物質嗎? 鹽酸是氯化氫的水溶液,因此是氯化氫加水混合物,不是純物質。 所有的水溶液都是混合物。 |
920![]() |
日期: 2015-05-19 21:09:44 阿條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請問老師 為甚麼後面會出現10的負八次方呢? 求解!! <10731> 打錯字,莫耳數=MxL=10-7x0.1=10-8 |
919![]() |
日期: 2015-05-19 20:47:17 阿條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13.室溫時,pH=7 的純水100 毫升中含有氫離子數約為 (A) 6*1015個 (B) 6*1016 個 (C) 3.3*1017 個 (D) 6*1018 個。 請老師盡速替我回答! PH=7時,H+=10-7M 100毫升的體積,則莫耳數=濃度x公升=10-7x0.1L=10-8莫耳=10-8x6x1023=6x1015個水分子。 |
918![]() |
日期: 2015-05-19 09:24:01 小安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忙碌中! |
917![]() |
日期: 2015-05-19 09:22:42 小安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繼續忙! |
916![]() |
日期: 2015-05-17 20:46:56 UnKnow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今有硫酸、鹽酸、氫氧化鈉及氫氧化鈣四種溶液,任意貼上標籤甲、乙、丙、丁之後,各滴入一滴酚酞指示劑結果乙、丙不變色,甲、丁均呈粉紅色,再將丙、丁加在一起產生白色沉澱,則哪一瓶內裝有鹽酸? (A)甲 (B)乙 (C)丙 (D)丁 想要問的是 鹽酸與氫氧化鈣無法產生白色混卓 而為甚麼硫酸就可以呢? 沉澱物質要背。 鹽酸+氫氧化鈣會產生氯化鈣(鹽),能溶於水。 硫酸+氫氧化鈣會產生硫酸鈣(鹽),不溶於水,為白色沉澱。 氯離子只有氯化銀(白色沉澱)、氯化鉛(沉澱); 硫酸根的沉澱有鹼土族(鈹鎂鈣鍶鋇)的沉澱都是白色的。 這幾個是題目常見的基本沉澱。 |
915![]() |
日期: 2015-05-17 20:33:11 小安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繼續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