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問到關於新課綱的相關教材,自己在教學上有幾個深刻的經驗:
(1) 段考命題時,我考等臂天平的測量,結果審題老師說,等臂天平不在課綱內,不能考。
(2) 我考波動的計算,被認為難度太大,應該簡化。
(3) 熱量的計算,幾乎只能考水的混合,比熱的探討,幾乎愈來愈渺茫。
(4) 莫耳數只能考質量除以分子量。
身為自然科教師,常感覺學生的學習範圍愈來愈窄小,
學生所面對的題型就是那些最簡化的敘述,當國中的基礎不好時,
到了高中,如何面對高中自然科的課程內容?
很多人甚至會慶幸,今年國三畢業的學習舊教材的內容,
上高一銜接108課綱的新教材,比較不會吃力;
相反的,今年新課綱的學生,如果完全配合新課綱,
到了未來高一,因為很多內容沒學過,反而會吃力很多。
許多學生在高中後,因基礎不穩,不得不逃避到社會組,
甚至有些學校,有些老師會說你數理成績不好,不適合念自然組,
這些都是我自己的深刻體驗。
有時看看中國大陸的一些考題,各種內容包羅萬象,
我們的題目卻一直在狹窄的框架中。
期待,有更多對自然科抱持著理想,願意付出的夥伴,
讓我們一起努力!!
在教學經驗上,常希望學生踴躍問問題,
但面對的學生多半是不知如何發問,不知問題在哪裡。
因此對於喜歡問問題的學生總是印象深刻。
常告訴學生,讀自然科,一定會遇到問題,
有問題不解決,則問題永遠存在,這樣的學習一定不紮實,
自己不會的題目,寫錯的題目,再看一次,訂正很重要,
不會訂正的題目,便是不懂的觀念,這便是要問的重點。
能日積月累地解決自己不懂易錯的內容,
慢慢地,實力也慢慢地提升了,這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
FB連結:王耀輝
Instagram ID:huie0626 IG連結:王耀輝 (歡迎訂閱)
Youtube連結:王耀輝 (歡迎訂閱)
920![]() |
日期: 2022-01-08 07:51:31 ian (yihcharn@gmail.com / no homepage) 留言: 老師您好, 請問地科第六冊第四章的練習題是否有答案? 是不是方便提供給我呢? 謝謝 抱歉,第六章的答案檔遺失了,一直沒找到, 新課綱聽說地科改很大,所以還在等新課綱的內容, 這部分需要全部再更新了! |
919![]() |
日期: 2022-01-05 09:36:25 PPO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OK~~歡迎使用! |
918![]() |
日期: 2022-01-04 20:21:13 陳玉臻 (aw885492@gmail.com / no homepage) 留言: 老師您好 您國三理化4-3電流講義裏,有段提到如下 (4)安培計量得的電流與原電路中的電流比較: 甲. 安培計本身有電阻,因此串聯安培計後量得的電流,較未裝置安培計時電流【大】。 乙. 安裝安培計時,安培計的電阻【愈小】愈好,才能較接近裝置安培計前的電流。 老師您好安培計本身有電阻,所以串聯安培計後量到的電流應該比還沒串聯時小才對吧 所以才會有安培計的電阻【愈小】愈好,才不會影響到真正電路所流過的電流 之前連結錯了,檔案一直沒換過來,終於發現了,已更正!謝謝!! |
917![]() |
日期: 2022-01-04 19:47:32 陳玉臻 (aw885492@gmail.com / no homepage) 留言: 老師您好 作「靜電實驗」時,下列正確的有幾項? (甲)絕緣體較容易摩擦起電;(乙)導體靜電感應較不明顯;(丙)天氣潮溼時,較不易操作靜 電實驗;(丁)一帶正電的玻璃棒若可吸引一懸掛物,則懸掛物必帶負電。 (A)1 (B)2 (C)3 (D)4。 老師以上哪幾個是正確的?謝謝 (乙)導體靜電感應較為明顯;(丁)懸掛物可能帶負電,也可能不帶電。 所以正確只有(甲)(丙)。 |
916![]() |
日期: 2022-01-04 00:38:49 陳玉臻 (aw885492@gmail.com / no homepage) 留言: 老師您好 千禧年第一天(2000年1月1日),嘉義清晨的太陽會從哪一方位升起? (A)東偏南約20度 (B)東偏南30度 (C)東偏北約20度 (D)東偏北約30度 (E)正東 答案是A,那為什麼B不行呢? 老師可以講解一下嗎?謝謝 嘉義是北迴歸線位置,冬至時日出在東偏南23度,元旦過了冬至,只會再往北偏,所以只能是(A)。 |
915![]() |
日期: 2022-01-03 00:03:52 陳玉臻 (aw885492@gmail.com / no homepage) 留言: 老師您好 ____16. 韭黃是把韭菜放在陰暗的環境中培養,所以韭黃的莖沒有葉綠素而且長得很長,此時莖所表現出的植物感應是: (A)背光性 (B)背地性 (C)趨光性 (D)背溼性。 這題答案是B,但我覺得怪怪的,覺得答案應該要是A, 可以請老師講解一下嗎?謝謝 在陰暗的地方,無光,所以經無法顯現向光性。 但莖也沒有背光性,所以答案不會是(A), 此時莖會表現背地性,較快速地向上生長,尋找光源,以利光合作用的進行。 所以應為(B)。 |
914![]() |
日期: 2021-12-23 23:07:33 陳玉臻 (aw885492@gmail.com / no homepage) 留言: 老師您好 一容器內盛有水銀(密度:13.6 g/cm3)及水(密度:1 g/cm3),今有密度為 8 g/cm3 之金屬置於容器內液體中,發現金屬在水銀中之體積為 X,在水中之體積為 Y,則 X:Y=? (A) 5:4 (B) 3:5 (C) 7:3 (D) 8:3 老師請問這題要怎麼解呢? 謝謝 金屬的重量=水中的浮力+水銀的浮力 (X+Y)x8=Yx1+Xx13.6 8X+8Y=Y+13.6X 7Y=5.6X X:Y=7:5.6=5:4 |
913![]() |
日期: 2021-12-22 15:17:53 王嘉翎 (clwang188@gmail.com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我們比較比熱H=mst時, 條件是質量相同的物質比熱愈大,溫度變化愈小。 所以:比熱和溫度變化成反比。 |
912![]() |
日期: 2021-12-22 06:40:31 黃鈺茵 (eggypolu8347@gmail.com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您好: 國三理化的1-3速度和速率以及1-4的加速度,原本預計做成講義, 後來因為學校的課程調整,所以後來沒教三年級,一些動作也暫時停止。 所以目前還沒有完成,抱歉!! 寒假過後,手邊的工作告一段落,應該會繼續完成。 第6章的講義,我上面有標108課綱的,已經連結至雲端,直接下載即可。 |
911![]() |
日期: 2021-12-13 11:51:15 maruko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1石頭比熱比水大,可以從炭火中吸收較多的熱,最終也能放出較多的熱 2比熱大的物質,熱量就比較多? 這2句話對嗎? 謝謝老師也謝謝老師之前的回答 不同的物質熱量的多少無法比較,比熱大的物質熱量不一定較多。 水是比熱最大的液體,一般物質比熱的大小,氣體>液體>固體。 比熱大的物質吸熱不一定較多,條件不足,很難比較。 從熱源中吸熱,物質吸收的熱量和加熱時間有關, 相同質量時,比熱大的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需要吸熱較多,溫度下降時,則放熱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