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問到關於新課綱的相關教材,自己在教學上有幾個深刻的經驗:
(1) 段考命題時,我考等臂天平的測量,結果審題老師說,等臂天平不在課綱內,不能考。
(2) 我考波動的計算,被認為難度太大,應該簡化。
(3) 熱量的計算,幾乎只能考水的混合,比熱的探討,幾乎愈來愈渺茫。
(4) 莫耳數只能考質量除以分子量。
身為自然科教師,常感覺學生的學習範圍愈來愈窄小,
學生所面對的題型就是那些最簡化的敘述,當國中的基礎不好時,
到了高中,如何面對高中自然科的課程內容?
很多人甚至會慶幸,今年國三畢業的學習舊教材的內容,
上高一銜接108課綱的新教材,比較不會吃力;
相反的,今年新課綱的學生,如果完全配合新課綱,
到了未來高一,因為很多內容沒學過,反而會吃力很多。
許多學生在高中後,因基礎不穩,不得不逃避到社會組,
甚至有些學校,有些老師會說你數理成績不好,不適合念自然組,
這些都是我自己的深刻體驗。
有時看看中國大陸的一些考題,各種內容包羅萬象,
我們的題目卻一直在狹窄的框架中。
期待,有更多對自然科抱持著理想,願意付出的夥伴,
讓我們一起努力!!
在教學經驗上,常希望學生踴躍問問題,
但面對的學生多半是不知如何發問,不知問題在哪裡。
因此對於喜歡問問題的學生總是印象深刻。
常告訴學生,讀自然科,一定會遇到問題,
有問題不解決,則問題永遠存在,這樣的學習一定不紮實,
自己不會的題目,寫錯的題目,再看一次,訂正很重要,
不會訂正的題目,便是不懂的觀念,這便是要問的重點。
能日積月累地解決自己不懂易錯的內容,
慢慢地,實力也慢慢地提升了,這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
FB連結:王耀輝
Instagram ID:huie0626 IG連結:王耀輝 (歡迎訂閱)
Youtube連結:王耀輝 (歡迎訂閱)
2864![]() |
日期: 2021-07-03 21:30:36 王辰祐 (wangerrymarspomelo@gmail.com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網站上的資料,都是可以參考的!沒問題! |
2863![]() |
日期: 2021-07-03 15:22:30 Louie (likuany@yahoo.com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你好: 第六章的解析,我之前有寫的都是網頁上的解析,目前都還有連結, 其他練習題的部分,由於時間的關係,我都只有附答案,沒有解析。 關於複習講義的部分,如果有疑問或不懂得部分,可以直接告訴我題號, 或是透過FB,用messanger的問問題會比較快,我也一直期待學生能多問問題, 有些觀念必須透過問題及思考,才能更容易了解。 |
2862![]() |
日期: 2021-07-01 17:49:59 Aster Chan (yt2109@yahoo.com.hk / no homepage) 留言: 謝謝你無私的奉獻,希望同學們能在你的教學獲得更多。 想了解一下,有關網站的 "實驗動畫" 很多 link 也未能進入,請問可如何連上? 謝謝 您好: 實驗動畫是當初(十幾年前)在網路上所收集的箇中相關資源,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連結可能也失去了作用。 這個部分不是我能掌握的,很多動畫當初是FLASH的連結, 現在GOOGLE不支援FLASH的程式,能使用的範圍愈來愈少了。 |
2861![]() |
日期: 2021-06-22 21:34:06 陳嘉銘 (chiamingchen@dragon.nchu.edu.tw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感謝您的認同與支持,也希望這些內容能幫孩子建立較完整的知識! |
2860![]() |
日期: 2021-06-22 09:01:45 陳嘉銘 (chiamingchen@dragon.nchu.edu.tw / no homepage) 留言: 王老師: 您好!在您的賣場裡有看到110年升高中理化複習講義及複習卷,想請問有111年升高中的理化複習講義及複習卷嗎?謝謝您! 祝 教安!! 您好: 其實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從明年開始,進入108課綱的升學時代, 但是108課綱幾乎只是簡化了一些內容,將一部分的內容移至高中,或者小學, 實際上,從這一年的教學經驗,我只是覺得,學生所學的內容似乎愈來愈少, 似乎缺乏了一個整體的概念,因此你會發現,市面上的講義彷彿愈來愈薄了, 當初創建網站的目的,希望能保留一份自然科應有的完整性, 如同自己在教高中時,感慨一些單元屬於國中教材的內容, 但是學生的基礎並未建立好,導致在高中時學得很辛苦, 如果這些內容他們在國中時都學得完整,其實高中都可以輕鬆應付。 所以我期盼的是,學生依照舊課綱的內容學習,將基礎紮實, 未來在高一的基礎上,或者甚至同學如果進入前三志願,或是科學班, 他們能從容地應付。 因此,暫時我還沒打算將內容配合108課綱簡化, 畢竟,簡化的教材市面上已經有太多了! 但是那些教材,都不是我期盼的內容。 所以我的教材,我把它定位為比108課綱的內容更深入,更完整。 此外,我更期待的是學生的學習及互動, 新一代的學生,願意主動問問題,討論的習慣愈來愈少, 這在學習上,也是很大的障礙,期待有更多的人突破。 |
2859![]() |
日期: 2021-06-21 00:12:57 黃麗蓉 (1806rong@gmail.com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108課綱的生物,第一章是細胞構造,相當於原來生物講義的第一章; 第二章是生殖與遺傳,相當於是原來生物講義的第二章; 第三章是演化與多樣性生物,相當於是原來生物講義的第三章和第六章; 暫時沒有時間重新編排,但是對照各節內容是一樣的。 |
2858![]() |
日期: 2021-06-15 21:59:58 馮慧梅 (meir3434@hotmail.com / 無) 留言: 老師: 我看您更新了第六章力與壓力,想請問舊版資料要如何搜尋呢? 你好: 舊版的資料因為沒有附答案,所以造成很多人的困擾,所以我把沒有答案的部分去除了,只留下有答案的部分。 |
2857![]() |
日期: 2021-06-11 08:29:41 翟立文 (nathan.chai@deltaww.com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家長,你好: 網站上的舊資料,很多手邊的原始檔都不見了,重新作答太麻煩, 星期天以前,我會把第六章的一些新檔案上傳,重新編一份新的東西。 |
2856![]() |
日期: 2021-06-05 15:51:48 陳玉臻 (aw885492@gmail.com / no homepage) 留言: 老師您好 請問一下國二下理化6-2題目 有關摩擦力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摩擦力與物體重量成正比 (b) 摩擦力與接觸面積成正比 (c) 物體速率愈快,動摩擦力愈大 (d) 物體移動時,動摩擦力與水平外力大小無關 我知道d是正確的,但a應該也是正確的呀,因為一個物體越重, 就需要越大外力拉它,那它的摩擦力相對也是越大的呀, 所以這樣不也可以說摩擦力與物體重量成正比嗎?謝謝 摩擦力和接觸面所受的正向力成正比, 如果沒有額外施力的話,摩擦力和重量成正比, 但是如果接觸面有作用力的話,摩擦力的大小會改變。 例如:40kgw的物體,摩擦力為4kgw; 若向下施力10kgw,則接觸面的正向力為50kgw,此時摩擦力為5kgw; 若一10kgw的力向上抬起,則接觸面的作用力為30kgw,則摩擦力為3kgw。 |
2855![]() |
日期: 2021-05-23 10:46:34 wanli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您好: 請問國二理化第四冊第六章6-4大氣壓力的講義有答案可提供嗎?謝謝~ 6-4的那一份講義算是舊資料,我準備作廢了,只是提供給有需要的老師參考。 最近會重新再編一份新的講義,到時候我會放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