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問到關於新課綱的相關教材,自己在教學上有幾個深刻的經驗:
(1) 段考命題時,我考等臂天平的測量,結果審題老師說,等臂天平不在課綱內,不能考。
(2) 我考波動的計算,被認為難度太大,應該簡化。
(3) 熱量的計算,幾乎只能考水的混合,比熱的探討,幾乎愈來愈渺茫。
(4) 莫耳數只能考質量除以分子量。
身為自然科教師,常感覺學生的學習範圍愈來愈窄小,
學生所面對的題型就是那些最簡化的敘述,當國中的基礎不好時,
到了高中,如何面對高中自然科的課程內容?
很多人甚至會慶幸,今年國三畢業的學習舊教材的內容,
上高一銜接108課綱的新教材,比較不會吃力;
相反的,今年新課綱的學生,如果完全配合新課綱,
到了未來高一,因為很多內容沒學過,反而會吃力很多。
許多學生在高中後,因基礎不穩,不得不逃避到社會組,
甚至有些學校,有些老師會說你數理成績不好,不適合念自然組,
這些都是我自己的深刻體驗。
有時看看中國大陸的一些考題,各種內容包羅萬象,
我們的題目卻一直在狹窄的框架中。
期待,有更多對自然科抱持著理想,願意付出的夥伴,
讓我們一起努力!!
在教學經驗上,常希望學生踴躍問問題,
但面對的學生多半是不知如何發問,不知問題在哪裡。
因此對於喜歡問問題的學生總是印象深刻。
常告訴學生,讀自然科,一定會遇到問題,
有問題不解決,則問題永遠存在,這樣的學習一定不紮實,
自己不會的題目,寫錯的題目,再看一次,訂正很重要,
不會訂正的題目,便是不懂的觀念,這便是要問的重點。
能日積月累地解決自己不懂易錯的內容,
慢慢地,實力也慢慢地提升了,這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
FB連結:王耀輝
Instagram ID:huie0626 IG連結:王耀輝 (歡迎訂閱)
Youtube連結:王耀輝 (歡迎訂閱)
774![]() |
日期: 2015-05-02 21:58:10 HAHA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200毫升的0.5M H2SO4溶液,與300毫升、1M H2SO4溶液混和,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混合液濃度為0.8M (B)取出該混合液200毫升,其中含H2SO4、0.16莫耳 (C)取出該混合液100毫升,則其中含H原子的莫耳數為0.16莫耳 (D)取出該混合液100毫升,則其中含各種原子的個數為4.8×10^22個。 請問王老師(D)怎麼算" 混和先求出溶質莫耳數相加=濃度x升, (1)0.5x0.2=0.1莫耳 (2)1x0.3`=0.3莫耳 (A) 混合濃度=(0.1+0.3)/(0.2+0.3)=0.4/0.5=0.8 M (B) 0.8 x 0.2=0.16 莫耳。 (C) 0.8 x0.1=0.08 莫耳,含氫離子莫耳數=0.08 x2=0.16 莫耳。 (D) 0.8 x0.1=0.08 莫耳,原子莫耳數=0.08 x7=0.56 莫耳。 0.56 x6xx1023=3.36 x1023個原子。 所以錯誤為(D)。 |
773![]() |
日期: 2015-05-02 21:36:33 UnKnow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氫原子只有一個價電子, 兩個氫原子共用一對價電子, 也可以達到氦原子的飽和穩定價電子數, 而結合成雙原子分子H2 氟原子有七個價電子, 和一個氫原子共用一對價電子相互結合, 氫原子達到了氦原子的價電子數, 氟原子達到了氖原子的價電子數, 就形成氟化氫的分子HF 氧原子有六個價電子, 需要兩個電子以達到氖原子的價電子數, 所以和兩個氫原子各共用一對價電子, 形成水分子H2O 這三個是什麼意思 ˊˋ 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束,稱為價電子,兩個原子共用一對電子,則形成化學鍵, H原子的價電子數1,在K層,最多可填2個電子,因此只要再補一個電子即可滿,達到穩定態。 2個H原子形成氫分子,彼此提供一個電子給對方,即達到全滿的穩定態。 F原子的價電子數7,在L層,最多可填8個電子,因此只要再補一個電子即可滿,達到穩定態。 因此H原子與F原子共用電子,彼此達到穩定,形成HF的化學鍵。 O原子的價電子數6,在L層,最多可填8個電子,因此只要再補2個電子即可滿,達到穩定態。 因此2個H原子與1個O原子共用電子,彼此達到穩定,形成H2O的化學鍵,這便是路易士結構的電子組態,配合電子式的圖,就比較容易懂。 |
772![]() |
日期: 2015-05-02 21:14:52 端 (penten0327@gmail.com / no homepage) 留言: 在樓頂將一石子以某一初速度鉛直上拋,經t1秒後落地;改將石子自樓頂同處以相同初速率鉛直下拋,經t2秒後落地。求物體觸地前瞬間的速度量值? 我已經求出初速度為1/2g(t1-t2),且搂頂距地面高度為1/2gt1t2(以上數據均為正確),正解為1/2g(t1+t2),正確做法為用標準鉛直下拋距離公式除以t2,再將vo代以1/2g(t1-t2)得到解,我的疑惑是:為什麼答案不能用1/2gt1t2除以t2得到1/2gt1呢,樓頂到地面距離不也是鉛直下拋距離嗎? 題目相當攏長,不好意思囉 你已經求出了V0=1/2*g*(t1-t2) h=1/2*gt1t2)。 利用V2=V02+2gh 將數值代入化簡可得末速 V2=1/4*g2*(t1-t2)2+2g*1/2gt1t2 =1/4(t12-2gt1t2+t22)+g2t1t2 =1/4g2(t12-2t1t2+4t1t2+t22) =1/4g2(t12+2t1t1+t22) V=1/2*g*(t1+t2) 我是用鉛直下拋的公式求出來的,我看不懂他的做法,但是我用下拋公式可以求出結果。 |
771![]() |
日期: 2015-05-02 20:18:49 HAHA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沒有算錯,是我沒特別說清楚。 注意第一句話。 4克的氫氧化鈉需要15ml的稀硫酸, 8克的氫氧化鈉需要30ml的稀硫酸, |
770![]() |
日期: 2015-05-02 19:51:25 UnKnow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價殼層以內能階的電子稱作核心電子, 核心電子的殼層中"都有"特定的電子數, 以內是指價殼層以內的全部電子, 還是指價殼層往內數一的殼層? 原子內電子排列,位於最外層電子殼層的稱為價電子,其內部的電子稱為束縛電子。 電子數目都有特定的數量, 第一層為K層,最多容許2個電子,為週期表的第一列元素。 第二層為L層,最多容許8個電子,為週期表的第二列元素。 第三層為M層,最多容許8個電子,為週期表的第三列元素。 你所謂的核心電子,應該是我所說的束縛電子,不能任意移動。 必須要一層滿了,電子才能再填入下一層。 例如: Na有11個電子,因此電子組態,稱為(2,8,1),所以是第一族的元素。 Mg有12個電子,因此電子組態,稱為(2,8,2),所以是第二族的元素。 依此類推。 只有最外層是價電子,同一週期的元素。價電子數目不同,但核心電子數目相同。 同一週期的元素,價電子數目相同,核心電子數目不同。 |
769![]() |
日期: 2015-05-02 12:28:44 HA HA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4克的氫氧化鈉需要15ml的稀硫酸, 8克的氫氧化鈉需要30ml的稀硫酸, 氫氧化鈉是和硫酸中和,和水量無關,因此 8克的氫氧化鈉,需要30mL的稀硫酸。 所以4克的氫氧化鈉需要15ml的稀硫酸, |
768![]() |
日期: 2015-05-02 01:04:26 熊本 (cny16888@hotmail.com / no homepage) 留言: 請問先前的國二理化講義怎消失了呢? 請查看信箱回覆。 |
767![]() |
日期: 2015-05-01 22:10:22 UnKnow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某天天氣為雨天,若持續下雨,為什麼露點溫度會下降? 路店溫度下降,表示氣溫降低了。 因為下過雨後地面中的水量過多,所以水蒸發速率增大,而水蒸發需要吸熱,因此使得氣溫下降。 |
766![]() |
日期: 2015-05-01 21:30:53 熊熊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好的謝謝老師 我會再檢查 我把那些跟您不一樣的圈起來 可否請您在改的時候幫我看一下是不是對的 你再另外拿給我,我再另外檢查。 |
765![]() |
日期: 2015-05-01 21:28:03 熊熊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明天早上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