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問到關於新課綱的相關教材,自己在教學上有幾個深刻的經驗:
(1) 段考命題時,我考等臂天平的測量,結果審題老師說,等臂天平不在課綱內,不能考。
(2) 我考波動的計算,被認為難度太大,應該簡化。
(3) 熱量的計算,幾乎只能考水的混合,比熱的探討,幾乎愈來愈渺茫。
(4) 莫耳數只能考質量除以分子量。
身為自然科教師,常感覺學生的學習範圍愈來愈窄小,
學生所面對的題型就是那些最簡化的敘述,當國中的基礎不好時,
到了高中,如何面對高中自然科的課程內容?
很多人甚至會慶幸,今年國三畢業的學習舊教材的內容,
上高一銜接108課綱的新教材,比較不會吃力;
相反的,今年新課綱的學生,如果完全配合新課綱,
到了未來高一,因為很多內容沒學過,反而會吃力很多。
許多學生在高中後,因基礎不穩,不得不逃避到社會組,
甚至有些學校,有些老師會說你數理成績不好,不適合念自然組,
這些都是我自己的深刻體驗。
有時看看中國大陸的一些考題,各種內容包羅萬象,
我們的題目卻一直在狹窄的框架中。
期待,有更多對自然科抱持著理想,願意付出的夥伴,
讓我們一起努力!!
在教學經驗上,常希望學生踴躍問問題,
但面對的學生多半是不知如何發問,不知問題在哪裡。
因此對於喜歡問問題的學生總是印象深刻。
常告訴學生,讀自然科,一定會遇到問題,
有問題不解決,則問題永遠存在,這樣的學習一定不紮實,
自己不會的題目,寫錯的題目,再看一次,訂正很重要,
不會訂正的題目,便是不懂的觀念,這便是要問的重點。
能日積月累地解決自己不懂易錯的內容,
慢慢地,實力也慢慢地提升了,這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
FB連結:王耀輝
Instagram ID:huie0626 IG連結:王耀輝 (歡迎訂閱)
Youtube連結:王耀輝 (歡迎訂閱)
334![]() |
日期: 2015-02-01 17:22:23 小安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稍微調整一下! |
333![]() |
日期: 2015-02-01 08:36:30 ☆Hana☆ (blublumike2@gmail.com / no homepage) 留言: 是不是只有看到一封 我傳了5 6封 我都併在一起了,再仔細看看。*_^ |
332![]() |
日期: 2015-01-31 22:38:41 小安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晚安!試試如意! |
331![]() |
日期: 2015-01-31 22:37:04 小安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加油了! |
330![]() |
日期: 2015-01-31 10:38:09 ☆Hana☆ (blublumike2@gmail.com / no homepage) 留言: 已傳送郵件 1. 12歐姆和24歐姆並聯,總電阻=1/12+1/24=1/8,所以並聯的電阻為8歐姆。 總電阻=2+8+10=20 歐姆, 總電流=40/20=2 A。 R2兩端的電壓=IR=28=16 A。 R4的電功率=I2R=22x10=40瓦特。 R3的電流I=V/R=16/24=2/3安培。 通過1分鐘的電量=(2/3)x60=40庫侖。 |
329![]() |
日期: 2015-01-31 09:11:03 小安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不要慌張就好了,適度的緊張可以更專注。 |
328![]() |
日期: 2015-01-31 09:09:41 小安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_^ |
327![]() |
日期: 2015-01-31 09:09:10 小安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有分數的壓力,就不能不背了。 |
326![]() |
日期: 2015-01-30 23:32:00 ☆Hana☆ (blublumike2@gmail.com / no homepage) 留言: 我想問牛頓第三運動的第11題 下面填充的那個題目 還有14 11. (1)m=800+180=980克=0.98公斤 F=ma=0.98x0.5=0.49N。 (2)F=ma=(0.18kg) x (0.5)=0.09N。 14. (1) 20-10=(3+2)xa, a=2m/s2。 (2) FAB-4=2x2, FAB=8N。 |
325![]() |
日期: 2015-01-30 17:21:02 小安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背完就覺得簡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