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問到關於新課綱的相關教材,自己在教學上有幾個深刻的經驗:
(1) 段考命題時,我考等臂天平的測量,結果審題老師說,等臂天平不在課綱內,不能考。
(2) 我考波動的計算,被認為難度太大,應該簡化。
(3) 熱量的計算,幾乎只能考水的混合,比熱的探討,幾乎愈來愈渺茫。
(4) 莫耳數只能考質量除以分子量。
身為自然科教師,常感覺學生的學習範圍愈來愈窄小,
學生所面對的題型就是那些最簡化的敘述,當國中的基礎不好時,
到了高中,如何面對高中自然科的課程內容?
很多人甚至會慶幸,今年國三畢業的學習舊教材的內容,
上高一銜接108課綱的新教材,比較不會吃力;
相反的,今年新課綱的學生,如果完全配合新課綱,
到了未來高一,因為很多內容沒學過,反而會吃力很多。
許多學生在高中後,因基礎不穩,不得不逃避到社會組,
甚至有些學校,有些老師會說你數理成績不好,不適合念自然組,
這些都是我自己的深刻體驗。
有時看看中國大陸的一些考題,各種內容包羅萬象,
我們的題目卻一直在狹窄的框架中。
期待,有更多對自然科抱持著理想,願意付出的夥伴,
讓我們一起努力!!
在教學經驗上,常希望學生踴躍問問題,
但面對的學生多半是不知如何發問,不知問題在哪裡。
因此對於喜歡問問題的學生總是印象深刻。
常告訴學生,讀自然科,一定會遇到問題,
有問題不解決,則問題永遠存在,這樣的學習一定不紮實,
自己不會的題目,寫錯的題目,再看一次,訂正很重要,
不會訂正的題目,便是不懂的觀念,這便是要問的重點。
能日積月累地解決自己不懂易錯的內容,
慢慢地,實力也慢慢地提升了,這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
FB連結:王耀輝
Instagram ID:huie0626 IG連結:王耀輝 (歡迎訂閱)
Youtube連結:王耀輝 (歡迎訂閱)
1964![]() |
日期: 2016-11-20 20:20:00 UnKnow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接地金屬球殼為何電位為零?? |
1963![]() |
日期: 2016-11-20 16:47:03 UnKnow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必像電力場中"-->"必向電場中" 了解! |
1962![]() |
日期: 2016-11-20 16:46:06 UnKnow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正電荷所受電力方向必像電力場中電位較低處o 負電荷所受電力方向必像電力場中電位較低處x 電場方向為高電位到低電位。 正殿何的運動方向即為電場的方向,因此是高電位移至低電位,正電荷往電位較低處移動。 負電荷違逆電場方向,因此為低電位移至高電位,所以是朝向電位較高處移動。 |
1961![]() |
日期: 2016-11-20 14:56:18 UnKnow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考慮假想力,F=ma,因此摩擦力f=μF=μma=mg a=g/μ。 |
1960![]() |
日期: 2016-11-19 16:03:56 UnKnow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能量守恆與能源? 沒懂! |
1959![]() |
日期: 2016-11-17 22:10:46 UnKnow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當溶液的濃度接近中性時,不能忽略掉水中的氫離子濃度,所以酸中的氫離子莫耳數+水中氫離子莫耳數=氫離子總莫耳數,再除以總體積,便是溶液中的氫離子濃度。 假設有1升水溶液,則鹽酸的氫離子莫耳數=10-8莫耳, 水中的氫離子有10-7莫耳,因此共有10-7+10-8=1.1x10-7莫耳,所以總濃度=1.1x10-7M。 |
1958![]() |
日期: 2016-11-17 18:04:09 UnKnow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為何會中和下端?不會吸引到上端嗎? 因為驗電器的上端有帶電體吸引,所以上端的電荷不能任意移動,所以上端的電荷不會流失。 |
1957![]() |
日期: 2016-11-17 01:42:12 熊爸 (dr.sam0937@gmail.com / no homepage) 留言: 您真是有心 定可造福無數學子 加油加油 感謝您的肯定,個人能力及時間有限,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
1956![]() |
日期: 2016-11-16 18:19:06 UnKnow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不知為何是c https://yamol.tw/item-25.+%E8%8B%A5%E4%BB%A5%E4%B8%8B%E5%88%97%E6%AD%A5%E9%A9%9F%E6%93%8D%E4%BD%9C%E9%A9%97%E9%9B%BB%E5%99%A8%E4%B9%8B%E5%AF%A6%E9%A9%97%EF%BC%9A+%E2%91%A0%E6%89%8B%E6%8C%87%E7%A2%B0%E8%A7%B8%E9%87%91%E7%AE%94%E9%A9%97%E9%9B%BB%E5%99%A8%E7%9A%84%E9%A0%82%E9%83%A8%E9%87%91%E5%B1%AC%E6%9D%BF+%E2%91%A1%E4%BB%A5%E5%B8%B6..-1368340.htm 1. 手接觸驗電器為接地,此時底下的金箔為閉合。 2. 正電的帶電體靠近,則驗電器的上端為負電,下端驗電器的金箔為正電,但仍為接地狀態,因此地面上的負電流入,將驗電器下端的金箔正電中和消失,因此下端維持電中性,金箔仍閉合。 3.手拿開,此時上端仍有正電帶電體,因此上端仍為負電,而下端電荷在剛剛的接地時,下端電荷已中和,因此下端的金箔仍維持閉合狀態。 4. 移開帶電體,則上端的負電荷散開,因此驗電器的上端及下端,整個都帶負電,所以下端的金箔因帶負電荷張開。 |
1955![]() |
日期: 2016-11-16 16:40:00 李承翰 (lee102699@gmail.com / no homepage) 留言: 此留言是留給版主的機密文件 很抱歉,那份題目因為當初答案沒有留下,暫時手邊還沒有答案,有空我儘快補上,謝謝你的提醒。 |